5月15日-5月18日辽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组织留学生前往北京,开启“走进北京,感知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百余名来自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家的留学生参加了活动。
活动第一站,国际学生参观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隶属于教育部,是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专业公益教育机构。国际学生能来到中国学习汉语言,离不开语合中心的审批与支持。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大家了解了语合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参观了编钟、古琴、琵琶、古筝、活字印刷、传统服饰等展出,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第二站为八达岭长城。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坚韧自强的民族精神。来中国之前,留学生们就知晓那句著名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激发了国际学生们徒步攀登的决心。尽管天气有些炎热,台阶有宽有窄,但大家不畏艰难、奋力攀爬、互帮互助、勇往直前,亲身感受万里长城的无限风光,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活动第三站,国际学生来到天安门广场。下车后,大家就争相与伙伴、老师合影留念。参观时,恰逢塔吉克斯坦总统当日来访。“看到我们国家的国旗在天安门广场挂起,心情真的无比激动”。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郑重同学说。
穿过天安门广场,国际学生一行来到故宫博物院。进入故宫博物院后,他们就被雄伟庄严的宫殿建筑以及故宫内部精妙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所震撼,纷纷拍照留念。很多学生都说,以前只是在图片上、影像里看到过故宫,今天真正走进故宫,感觉实在是不一样,故宫太漂亮了。游览期间,留学生们还主动向带队老师询问故宫的历史、故宫建筑结构以及故宫房间的用途等问题。参观故宫过程中,留学生们不仅欣赏了故宫宏伟的建筑,还学习了一些中国的历史知识,收获颇丰。


第四站为首都博物馆,同学们了解有关北京从古至今的历史事实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质朴的民风民俗,还亲自领略了无数珍贵文物的风采,不禁感叹中国的古老文明和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最后一站,国际学生来到颐和园这个古典悠然的清代皇家园林。进入园林,有的同学跟随导游,步行游览整个园林;有的同学选择登上游船,泛舟昆明湖上。直到游览结束,留学生们都对颐和园这个美丽的皇家园林表现出恋恋不舍的感情。

北京之行,同学们感受太多。俄罗斯留学生拿霞表示:“去北京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英杰说:“这是我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贝拉说:”我们在本国读过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书,可是百闻不如一见,很值得来看”,俄罗斯留学生娜塔莉亚表示:“辽东学院给了我们一个访问中国首都的绝佳机会,这次旅行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本次走进北京文化体验活动,让国际学生亲自领略了中国首都的历史和文化,使大家能够切身感触感受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加深了广大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热情,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撰稿人:谭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