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凡副校长到我校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工作调研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1-09 点击数:
为深入了解我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及科研团队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确保学校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0月30日至11月4日,副校长陈启凡、科研处处长王丹生分别到我校辽宁省功能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测控技术与医疗装备研究所、满药种植、开发及应用创新团队和纺织服装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地进行科研工作调研。各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及团队主要负责人、研究骨干及团队其他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20年科研工作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困难,并就每个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下一年的重点研究任务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10月30日上午8点半,陈启凡副校长、王丹生处长首先来到辽宁省功能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任路艳华教授主持会议,汇报了2020年重点实验室整体工作情况。
辽宁省功能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建有功能纤维材料生态染整技术研发及性能评价、功能纺织材料在防护制品方面的应用技术、医用功能特种材料应用技术、功能智能化纤维设计制备及应用四个研究团队,立足我省以及东北地区纺织新材料、染色整理等产业优势,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纺织材料、纺织品印花、染色、整理新技术开发,力求成为我省功能纺织材料研究的核心机构。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实验室在新型液晶高分子印花涂料、新型纤维素功能材料、天然染料提取染色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8项,申请专利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地方服务方面,与企业合作联合申报省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项。
陈启凡副校长听取了实验室各方向负责人工作汇报及方向规划,对实验室团队建设取得的各项成果、建设思路和方向给予肯定,强调重点实验室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要立足实验室特色开展系列交叉研究,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要走出去,加强对外交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
10月30日上午10点半副校长陈启凡一行来到辽东学院测控技术与医疗装备研究所走访调研,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齐智敏、创新团队主要方向负责人参与会议并汇报相关工作情况。
创新团队负责人苏映新介绍了研究所建设情况和2020年的工作进展。研究所始建于2016年7月,主要面向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现已形成超声波技术、光学与结构、高性能医疗器械、信息化、微波与无线通信5个方向,全方位的服务于丹东的仪器仪表企业。现每个方向都有相应的横向课题、合作企业和产业背景。2020年研究所克服疫情所带来的困难,完成了横向课题——工业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管段式),签订新的横向课题——隔爆式气体流量计、激光粒度仪技术升级、诱发电位仪的关键技术研究等3项,进一步从各个分支方向支撑丹东仪器仪表企业的发展。
2020年10月,以苏映新为领衔人的“苏映新职工创新工作室”被辽宁省总工会批准为“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勉励团队成员更好的服务于地方企业。在服务地方的基础上,创新团队还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争取在纵向高度上有所突破。2020年研究所与哈工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微波技术的研发,带领团队参与到国防军工领域项目中。目前研究所已经与哈工大签订了横向课题——航管一、二次盒装雷达天线罩电磁特性仿真优化及实验,迈出了参与军工项目的第一步。
信息工程学院齐智敏院长做了补充发言,认为创新团队有想法、有落实,有干劲,希望该团队能够继续努力,引领信息工程学院的科研走的更远,走的更高。
陈启凡副校长听取汇报后,对创新团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创新团队横向服务地方,纵向参与国防军工的思路表示认可。学校将提供各种支持,全力支持团队的发展。希望创新团队能够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努力,将研究所打造成为辽东学院有代表性的科研平台,为辽东学院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1月4日下午2点,副校长陈启凡、科研处处长王丹生到辽东学院满药种植、开发及应用创新团队,听取团队工作会议并指导团队科研工作。
辽东学院满药种植、开发及应用创新团队由辽东学院农学院副院长王鹏为负责人于2017年建立。团队由四个子团队合作组成,分别为满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创新团队,满药二次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团队,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创新团队,食用菌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创新团队。满药创新团队的建立,立足于“丹东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集群”被辽宁省经信委列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结合丹东市建设“满药之都”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布局,以及我校应用型大学的定位,为积极推进应用技术研究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而成立。目前满药种植创新团队主要进行了辽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考察调研,侧重于益母草、蒲公英、朝鲜淫羊藿、苍术、赤芍等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优化、种苗繁育、栽培技术规范等应用研究以及药用成分分析,分子鉴定等基础研究;满药二次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团队在满药对肿瘤的干预作用、改善机体内环境以及满药的外用价值等方面形成研究优势;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创新团队致力于满药主成分检测及铅、汞、砷等重金属及农药等有害成分残留检测研究;食用菌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创新团队侧重于研究北虫草、灵芝等优良菌种筛选和天然活性物质深加工产品开发,结合满药现代农业的布局,筛选分离满药内源微生物。
在调研过程中,陈启凡副校长首先详细了解了各团队的构成及成员情况,然后由四个团队的负责人韦月平、林黎娟、吴瑶庆、刘晓红等人分别介绍团队目前建设进程、成果与近期规划,并与王丹生处长积极探讨了满药创新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后,陈启凡副校长对满药创新团队及其团队成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强调,满药创新团队的建立将会为弘扬民族医药产业服务,对丹东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下一阶段为确保满药团队的建设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大力支持满药创新团队的建设,为团队建设提供充足的设施及人员支持,以弘扬满族医药文化,推动满族医药产业发展,助力将丹东打造成中国“满药之都”的目标,将满药产业做精做强。
11月4日下午3点半,副校长陈启凡一行来到服装与纺织学院就纺织服装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及科研工作进行调研,服装与纺织学院院长曹继鹏、副院长田宏、研究方向负责人张明光、毛成栋、陈姝霖参加座谈。
在座谈中,曹继鹏院长就服装与纺织学院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做了总体介绍,田宏副院长、张明光教授、毛成栋教授、陈姝霖副教授等详细汇报了各自科研方向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科研打算。
陈启凡副校长认真听取汇报后,对服装与纺织学院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对学院近年来科研发展水平和科研团队建设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就学院未来科研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特色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王丹生处长也就科研遇到的难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并希望服装与纺织学院发挥多年积累下来的科研优势,将纺织服装产业链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鼓励跨专业跨学院进行科研团队整合,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争取获得更多的高质量科研成果。
包括前期走访调研的辽东学院省级蓝莓优质栽培与育种重点实验室,陈启凡副校长一行共走访了5个重点研究团队。在各个座谈会上,陈副校长认真听取了各个负责人的介绍,充分肯定了各实验室、研究所及平台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指明了科研工作今后的努力和发展方向。陈校长强调,作为高等院校,我们既要重视基础研究,也要重视应用理论研究,既要重视科研规律的研究,也要重视科研创新工作。要立足丹东、服务丹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壮大科研团队,加强平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