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学校所有安保人员获得师生员工的高度赞誉,被昵称为“保保”。“保保”们作为学校抗“疫”的中坚力量,在战“疫”图卷上奋力描绘着属于守护者的“英雄本色”。
众志成城,筑牢校园防疫屏障

主管校领导张钟声靠前指挥,在保卫处长宋利刚的带领下,“保保”们超前预判、超前响应、超前预防、超前管理。按照学校安排部署,科学调配防疫力量,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制定了周密严谨的安保工作方案,形成“关口前移、无缝对接、闭环管理”的全程防控体系。全力做好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坚决守好疫情防控每一道出入口,织密疫情输入“防控网”,真正做到了“管好人、看好门、筑牢墙”。
警校协作,启动应急警情处置


为加强疫情形势下学校及周边治安巡逻防控工作,防止涉校涉生涉疫安全问题发生,保卫处积极与属地公安部门沟通,建立了警、校联动机制,特警24小时武装巡逻,突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和治安维护。通过联动,共打击处理违反疫情管控规定案件7起,涉案人员依法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强化“三防”,补齐短板弱项



按照上级防控指挥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保保”们严格执行“铁桶式”全封闭管理。在物防方面,在校门口设置物理隔离区和缓冲带,通过查缺补漏,补齐短板30余项,对校园周围墙、铁栅栏和铁丝网进行了修缮补损,并新架设彩钢护板1200余延长米和球形铁丝网700余延长米。解决了金山校区15、16号公寓楼一楼商业网点人员自由出入的隐患;在人防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在技防方面,充分发挥新兴学科专业技术优势,启用12架无人机进行空中巡逻,着力排查私取快递、私订外卖、私自与校外人员接触等疫情防控风险隐患。
收紧入口,规范对入校商业网点配货车辆管控

在为商业网点及食堂、档口配货和运送食材的外来车辆管理上,注重过程管理,制定了详尽的管控措施,确保不留丝毫隐患。本着“非必要不进校”的原则,大幅压缩入校车辆,目前由封校初期每天115辆缩减到40辆。
忠于职守,用心守护校园安宁


为了将住校护校扎实有序推进,“保保”们成立“党员突击队”,每天在校园巡逻数次,取缔多个违规外卖和快递站点,劝阻接送外卖1370余次。全方位排查校园安全隐患上,不留一个死角。封校前期,为了快递安全进校,与后勤协作在校外建立快递中转站,对快递进行集中消杀后再将快递转运到校内快递站点进行二次消杀后发放给学生,消杀物品2700余件。
“保保”们的故事
周伟,临江校区治安办公室主任,无暇顾及患病手术住院的岳母,每天频繁地在门岗、治安巡逻、核酸检测现场、生活保障、消杀等方面运转。在师生员工进行核酸检测时,带领保安设置检测通道、维持现场秩序,一场下来,嗓子已经说不出话了;为了给门卫室、办公室等消杀和通风,周伟常常是左手提着喷壶、右手拎着消毒液,一身湿漉漉地逡回在学校的各个门岗。晚上处理完各项工作经常是接近半夜,一碗泡面没吃完就倒在椅子上睡着了。
李思奇,副处调,患肝囊肿、冠心病、花草过敏,还一直坚守在小北院的安保岗位上。住校期间由于过敏,前额头和上眼皮生了疥疮,眼皮肿的厚厚的,伤痂一层层的,即便这样,怎么动员也不离岗,誓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刘野,金山校区技防管理办公室主任,在第二轮疫情防控封校中作为补充人员进校工作,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他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他的妻子是一名政府干部。在校工作的同时,他的妻子也在丹东各防控点位做着同样的工作,而他的母亲身患肺癌在医院住院治疗。进校工作一周后他的母亲又因为心脏病二次住院,家人怕影响他的工作瞒着他。后来得知此事时,一个男子汉却流下泪来,哽咽道,我曾经是一名军人,这个时候我怎么能当逃兵?!
“保保”们以认真负责、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逆向而行,坚决当好学校的忠实“看门人”和“守望者”,为校园疫情防控构建起坚实的屏障。
(撰稿人:隋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