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辽东学院第十一届银杏文化节璀璨开启,百余名校友返校举行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共赏母校新貌、同叙师生情谊、共谋合作发展。学校党委书记赵璟、副校长刘丹梅出席了丹东地区校友座谈会。


赵璟代表学校欢迎校友回家,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对校友们在丹东地区各个岗位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强调学校始终把校友视为宝贵的财富和重要资源,积极推动校友工作发展,不断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交流,为校友提供服务和支持。希望与校友携手谱写共同发展的崭新篇章,共同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一流大学。来自不同行业的校友对母校的培养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畅享了在企业管理和创新方面的经验。他们表示母校的教育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于母校一起同心同行,共同推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一流大学目标早日实现。


元宝区教育局局长、校友王宪滨带领1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负责人校友与人文与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师生,就“校地协同,共谱人才培养新篇章”开展交流座谈。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高芳出席并致欢迎辞,表示校地协同不仅可以整合学校与地方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平台和真实的教育场景,更能促进知识与实践的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教育与地方发展的双赢。王宪滨从素质、知识和能力等维度对师范生培养提出希望和建议,为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指明努力方向。来自丹东市第三十一中学和金汤小学的校友分享了校地协同育人的经验与做法,为合作深入推进提供范例,令师生深受启发。元宝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主任王蔚晶校友呈现“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的精彩报告,深入浅出地传授实用教学技巧与方法,助力师范生提升专业素养,使其未来教育之路更自信。互动环节中,师范生围绕当前教学、择业和就业等问题积极提问,校长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银杏文化节期间,学校为校友们精心安排了“致青春·校友打卡”。来自各地的校友们在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谭喜龙的引导下,参观了抗美援朝精神育人馆,重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见证学校坚持抗美援朝精神铸魂育人、扎根边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硕果。育人馆在校友们心中生动呈现了母校源远流长而又立体、奋进的形象。
各学院也举行了丰富的校友返校、合作企业进校活动,在学校最美的金秋时节留下了最温馨的记忆,勾勒了最美丽的画卷。




本次活动由校院两级联动筹备组织,充分激发了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活力,着力为校友与母校间、校友间、师生间搭建沟通交流、共谋发展的广阔平台,将“爱校荣校”的母校情结推向新的高度。
(撰稿人:王丹玲、谭喜龙、赵红新、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