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宣讲都是精神的洗礼,让我更懂得文化传播者既要当好‘翻译官’,更要成为价值观的守护者。”这是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2022级学生马梦辕在比赛中发出的心声。
在刚刚结束的辽宁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的舞台上,马梦辕以89.33分的优异成绩摘得本科组金奖,总分位列第一,其“国际中文教师”这一职业规划方案凭借思政创新与数字化融合的鲜明特色,赢得了评委高度评价。


在马梦辕展示的成长轨迹中,红色基因的浸润尤为亮眼。作为辽宁青年党史理论宣讲团成员、丹东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她以青年视角讲述《上甘岭坑道里的家书》《断桥上的英雄赞歌》等抗美援朝红色故事,在50余场宣讲中,让红色精神“声”入人心。丹东这座“英雄之城”的厚重历史,抗美援朝精神中“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深深镌刻在她的职业理想中。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体系,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探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红色地标,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引导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淬炼使命担当。这份沉淀,让她的职业规划既有国际视野的广度,更葆有赓续红色血脉的深度。


在就业赛道中,黄荣以乡镇急诊医生为职业目标,以“白衣执甲守乡梓,急诊先锋护安康”为主题,荣获该赛道金奖,充分体现了我校学子扎根基层,保护基层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信念与职业能力。
本次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设置校赛、省复赛、省决赛三个阶段,吸引了来自全省104所高校的62万余名选手参赛,约300名选手入围省决赛。经过层层选拔,多轮培训,辽东学院共有7名同学闯入省决赛现场,进入决赛的人数为全省之最。最终,参赛选手农学院张文耀同学、医学院武沈梅同学、医学院王前森同学以扎实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斩获就业赛道 "二银一铜";化工与机械学院白宁同学、信息工程学院陆宏博同学分别取得就业赛道 "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学校综合成绩位列全省参赛高校前茅。人文与教育学院教师王涛、医学院教师宋和凌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这些荣誉不仅是个人的高光时刻,也是学校以抗美援朝精神铸魂育人的典范,更彰显了学校在“大思政”教育改革中的前行力量。从课堂到赛场,从理论到实践,辽东学院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的田野上耕耘,通过思政引领、课程创新与赛事赋能,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路径。让学生们在抗美援朝精神的浸润中成长,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让爱党、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在辽东学子的心中深深扎根。这份情感将成为学生们今后投身祖国事业的动力源泉。
在这片育人的热土上,更多学子正蓄势待发,准备以坚定的信念和对专业的热爱,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撰稿人:王阳、史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