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武,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理事。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剪纸学会副会长、丹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丹东市剪纸学会会长。因在剪纸艺术方面的成就,被丹东市政府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丹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传统文化,专注剪纸艺术发展。丹东地区的传统艺术品类非常丰富,其中以剪纸艺术最具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孙希武老师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剪纸艺术精品,其中部分精品已走出国门,受到邀请国广大参观者的好评。在辛勤创作之余,不忘总结经验,做好传承工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大展,多次获国家、省、市政府艺术成果奖。
创作艺术精品,打造民俗魅力。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无穷无尽的魅力。从教近30年以来创作剪纸作品1000余幅,在2002年创作的作品《故土难离》,获第四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10年,在第十届“山花奖”评奖中,作品《满族婚俗》获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银奖。剪纸作品《圆梦》、《剪纸贴花礼服》、《京剧人物系列》、《满族用品系列》等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9项。
潜心教学科研,独创“四部剪纸”教学法。先后自编讲义《实用剪纸艺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各一部,作家出版社出版《京剧人物剪纸艺术研究》、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1世纪美术家—孙希武》专著两部,《谈古代工艺造物中文美与质美的思想理念》等五篇论文发表在《艺术与设计》等学术期刊上。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主持的《实用剪纸的创新研究》课题,获辽宁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辽宁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8次获得丹东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创作奖,其中两次获一等奖。主持了辽宁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京剧人物剪纸艺术研究》。独创的“四步剪纸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将剪纸艺术渗透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视文化兴校为己任,助力校园文化传承。文化兴,校园兴。艺术与设计学院注重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培育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文化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展了“匠心艺术文化讲堂”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孙希武老师主动承担起了“跃然纸上的民间艺术”-剪纸项目,积极投身到文化传承中,传授剪纸技艺,颇受学生们的喜爱。近两年代表辽东学院先后向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辽宁省民委、丹东市委以及相关部委、兄弟院校领导介绍我的剪纸艺术和授业成果,得到国家、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对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进一步发扬光大。
(撰写人:范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