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

 首页 | 部门简介 | 服务指南 | 规章制度 | 健康体检 | 传染病专栏 | 活动专栏 | 宣传教育 | 卫生监督 | 下载专区 | 大讨论专区 | 政治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布病高发季节的防护
2024-02-29 12:48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气候开始转暖回温,随着牛、羊等家畜进入繁殖高峰期和牲畜间布病的不断传播,人间布病也进入了高发季节。由于家畜养殖环境多潮湿闷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速度加快,家畜繁殖产仔时产生的气溶胶中也容易携带布鲁氏菌,从而导致布病传播的风险上升。那在布病高峰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布病,保证自身健康呢?

一、什么是布病? 布病,全称布鲁氏菌病,又名“波浪热”、“马耳他热”或“地中海热”,是由布鲁氏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其病原体生存能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沈阳市每年3月-7月是布病的高发季节。据2011-2020年全国疫情数据显示,布病是我国近 10 年发病率最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布病的流行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造成影响。

二、布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哪些?布病临床症状以寒战、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为主,持续时间约为 2~3 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骨关节、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损害等并发症,女性感染后可能导致流产,男性感染可能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严重者如患脑脊髓膜炎或心内膜炎则易造成死亡。布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4周,也可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再加上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从而造成慢性期布病,症状反反复复、迁延不愈。

发热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部分病例可仅有发热表现。在此期间若未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在数天至2周无热期后可再次出现发热表现,呈现出“波状热”。其热型变化不一,除波状热外,还可见低热、不规则热、间歇热、弛张热等。多汗急性期患者多见,当人体体温下降时出汗更为明显,多与发热并存,汗质黏滞,多为夜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多见于两侧大腿和臀部,可呈痉挛性疼痛。关节痛多见于脊柱、骶髂、膝、肩等大关节,可为游走性刺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浸润、实质坏死及库弗氏细胞增生等,可在肝门等部位形成肉芽肿。

二、布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包括哪些?

(一)、布病传染源:感染的羊、牛、猪、鹿、犬、啮齿动物等都是布病的传染源,其中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这些家畜得病后,早期会导致家畜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有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尿液也常染菌。病畜乳汁中带菌较多,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而人与人之间很少造成布病传播。

(二)、传播途径:布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以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为主。(1)接触传播: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带菌动物的组织(如胎盘或流产物等)、血液、尿液或乳汁等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的环境及物品感染。(2)消化道传播:食用含菌的生奶、水及未加工熟的肉制品等食物感染。(3)呼吸道传播:可通过吸入被病菌污染环境中的气溶胶感染。(4)其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性器官粘膜而发生感染。

(三)、易感人群: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但一些重点职业人群包括农牧民、兽医、皮毛加工及屠宰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率比一般人群高。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特点,其发病率高于女性。

四、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布病传播?

(一)、针对重点职业人群:(1) 对牲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布病疫苗是预防牛、羊等牲畜感染布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接触牲畜或在饲养、挤奶、接产、换草料、加工畜产品等过程中,要佩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靴子等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对双手、圈舍及工作环境进行彻底通风消毒。在屠宰或加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损伤时要及时冲洗消毒,并正确处理伤口。(3)对病畜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感染布病的病畜进行捕杀后需妥善焚烧处理,其流产的胎儿、胎盘,收集到密封容器中,同样进行焚烧处理。或在远离水源的地方用新的生石灰深埋处理,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消毒剂冲洗消毒。 

(二)、普通人群:(1)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要清洁双手,不购买病死和来路不明的禽畜肉,牛羊肉和内脏等一定要彻底烤熟煮透后才可食用,不喝或吃未经消毒的鲜奶、奶酪等乳制品。(2)菜刀、菜板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板要用热水刷洗,避免污染其他餐具。(3)接触牲畜或食用畜肉及畜产品、乳产品以后,出现发热、出汗、乏力等布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如实告知医生牲畜接触史,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足疗程足量规范用药。

                                                                                                                                                                                                       校医院宣

关闭窗口

地址:临江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邮编:118001
            金山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            邮编:118003

 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