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HPV知晓日
“共防HPV 守护健康未来”
推动男女共防 加速消除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也是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的宫颈癌病例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5万,防控形势严峻。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和科普教育,我们努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宫颈癌”目标。
一、HPV是谁?它如何“作案”?

二、拆除HPV的“犯罪链条”

三、三大防线,筑起“防癌长城”
1.疫苗:给你的免疫系统“开外挂”
最佳时机:9-14岁(WHO强烈推荐!免疫反应强,两针搞定)
大龄别慌:9-45岁都能打!二价/四价/九价,早打早保护
灵魂拷问:
有过性生活/感染过HPV还能打吗?→ 能!疫苗能防其他未感染型别/反复感染
打了疫苗=高枕无忧?→ 不!仍需定期筛查(双重保障,更安心)
2.筛查:宫颈的“年度体检”
TCT(宫颈细胞学检查):揪出异常细胞
HPV检测:锁定高危病毒
筛查频率:3-5年一次(结合医生建议)
3.生活防御术
安全性行为(戴套+固定性伴侣)
戒烟!吸烟者清除HPV能力减半
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免疫力UP!
四、不同年龄段的“防癌行动指南”
1.学生党(9-18岁)
✅任务:尽早接种HPV疫苗(家长请主动安排!)
✅金句:无论几价,最好的疫苗,永远是趁早打的那一针!
2.职场女性(19-45岁)
✅任务:疫苗+筛查双管齐下,忙不是借口!
✅提醒:把筛查日期设为年度关爱提醒日,爱自己从“不拖延”开始!
3.妈妈/长辈(45岁+)
✅任务:督促女儿/孙女接种,自己坚持定期筛查!
✅贴士:更年期≠免疫期,关爱自己永不晚!
五、快问快答,破除谣言
Q:打了疫苗却查出HPV阳性,是疫苗没用?→ 疫苗防的是未来感染,已感染的病毒要靠免疫力清除
Q:打HPV疫苗不安全?→ 别被吓倒,安全着呢!HPV疫苗不含病毒DNA,模仿病毒外形引发机体免疫力
六、HPV知识问答
1.HPV是什么?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广泛的感染皮肤和黏膜的病毒,已知有200多种不同的型别。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如HPV 16和18,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宫颈癌。
2.HPV与宫颈癌的关系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病例都与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有关。然而,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导致宫颈癌,大多数HPV感染会在2年内自然清除。
3.HPV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和间接接触(如共用个人用品)传播。
4.HPV高危阳性是否一定会引发宫颈癌?
绝大部分宫颈癌由高危HPV的持续性病毒感染所致,同时环境和免疫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一般超过2年称之为持续感染,但HPV感染导致宫颈癌是一个小概率事件。HPV 感染在性行为开始后很常见,大多数 HPV 感染不会引起症状或疾病,并会在感染后的 12-24 个月内痊愈。只有一小部分感染持续或进展为癌前病变,并需要很长时间才最终导致癌症。
5.感染了HPV会有哪些症状?
单纯的HPV感染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如果引起生殖器疣或者宫颈、外阴、阴道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相关症状。比如:外阴像菜花样的肿物,阴道水样或米汤样分泌物,不规则阴道出血,同房后阴道出血,腰、腹坠痛等等。
6.如何预防HPV感染?
接种HPV疫苗:HPV疫苗可以预防某些高危型HPV的感染,减少宫颈癌等疾病的风险。
定期筛查:对于女性来说,HPV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宫颈筛查,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早期宫颈癌前病变,从而及时进行干预。
建立安全性行为、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HPV感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性混乱、安全性行为可以降低 HPV 感染风险。
7.HPV疫苗的接种?
HPV疫苗通常在未发生性行为前接种效果最佳,接种年龄范围广泛,从9岁到45岁女性及9-26岁男性都可以接种。

表格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详见产品说明书


8.HPV已经阳性,还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已知HPV感染不是接种的禁忌,虽然HPV疫苗对已感染HPV或宫颈癌前病变没有治疗作用,但可降低癌前病变复发率。另外如果感染的HPV亚型不在疫苗所包括的亚型之内,接种疫苗也可产生很好的保护效力。
9.定期筛查的重要性是什么?
即使接种了HPV疫苗,适龄女性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为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HPV。

行动起来让世界少一份忧虑
宫颈癌是可防可控的疾病,我们呼吁:
家长:为9-14岁女孩尽早接种HPV疫苗,筑牢第一道防线。
女性:无论年龄,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接种疫苗后仍需坚持筛查。
社会:消除对HPV感染者的偏见,传播科学知识,共建支持性环境。
来源:丹东市元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