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 肺结核在我国是危害很严重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引起肺结核的元凶是一种叫结核杆菌的细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同学们平常在校一起学习,相互间接触机会多,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比如肺结核的发生和传播。尤其是有的寄宿制学校,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学生营养跟不上,发生肺结核的风险更高。另外学生学习压力山大,体育锻炼少,睡得晚又起得早,作息不规律,身体抵抗力低,都会增加感染结核菌的机会,大家可要提高警惕!
二、肺结核是怎么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通常我们的教室里几十名同学一起上课,宿舍里大家又共同居住在一起,如果房间通风不好,又没有防护措施,很容易引起结核菌感染。
三、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四、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该怎么办?
如果有同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赶快向辅导员报告,跟老师或家人一起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果是肺结核,应立即进行治疗。那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就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这些同学不管有没有出现上面那些可疑症状,都要听疾控中心和校医院老师的安排,尽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去进行检查。
五、到医院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呢?
做痰结核菌检查、X线胸部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项目。
六、如何治疗结核病?

1.治疗地点
肺结核患者要在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2.治疗周期
初治肺结核规范治疗时间一般为6个月,复治肺结核一般为8个月。只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3.治疗方法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治疗结核病最基本的方法,抗结核药物有20余种之多,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喷丁,帕司烟肼片,利福布汀,丙硫异烟胺肠溶片,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等抗结核药物。
中成药辅助治疗的药物有:抗痨颗粒(胶囊),利肺胶囊(片),百合固金片(丸),优福宁胶囊,肺结核丸,内消瘰疬丸,益肺止咳胶囊等。
所有抗结核药品,都有肝肾毒性,治疗期间,常备护肝药品:如护肝片(胶囊),复方益肝灵胶囊(片)等,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咨询主治医生。
七、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被确诊为肺结核的同学,应根据医生的治疗要求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树立信心,只要认真完成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如必须去,需佩戴口罩。病情严重的同学,应按医生开具的休学证明在家休养治疗,病情好转后医院开具复学证明就可以回校上学啦!
此外,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在饮食方面应以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同时还应多吃品种多样的蔬菜、水果,再搭配一些粗粮更好。
八、我们怎么预防肺结核?
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在校期间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这样就可以打败结核菌了!
即使学校出现肺结核病人,大家也不要恐慌,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患肺结核病的同学尽快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2)教室或宿舍立即进行消毒;
(3)教室或宿舍保持开窗通风;
(4)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同学尽快到医院检查,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应继续注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尤其是这些症状超过2周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治疗。
校医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