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宣
麻疹的防治知识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而出感染他人。
临床表现 发热,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口腔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麻疹早期的症状有高热、流涕、咳嗽、眼流泪.
预防措施
1.主要通过管理传染源: 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
2. 切断传播途径: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增强人群免疫力 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风疹的防治知识
传染源 风疹病人、无症状带毒者和先天性风疹患者都是本病的传播源,风疹的潜伏期为14~21天。
传播途径 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
临床表现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潜伏期为14~21天,前驱期有低热及其他症状。出疹期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
皮疹呈多形性,大部分是散在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开始在面部, 24小时内遍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部。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方现。一般历时3天,出疹后脱皮极少。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控制和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其预防效果可达90%。
2. 控制传染源 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3.出现皮疹与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疫情发生期间应加强晨检。
4.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 ,避免接触风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