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高血压?
成年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可确诊为高血压。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水平如下表:
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别 |
收缩压(mmHg) |
|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
﹤120 |
和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 |
和/或 |
80~89 |
高血压 |
≥140 |
和/或 |
≥90 |
1级高血压(轻度) |
140~159 |
和/或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
160~179 |
和/或 |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
≥180 |
和/或 |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和 |
﹤90 |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较多,因此不能轻率地依据一次测量血压的结果判定其正常与否,应该根据不同时间多次测量结果来判断。
二、家庭自测血压应注意哪些?
1、 选择经过专业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2、 测量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喝茶、饮酒、喝咖啡等。
3、 测量时采取平卧位或坐位,上肢、心脏和血压计保持同一水平。
4、 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
5、 每周测2~3天。
6、 如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可以随时测量。
7、 可以自备一个记录本,将每次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值等进行记录。
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成人提倡每年一次去医院测量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130~139/85~89mmHg)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三、为什么说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
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它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紧张刺激和不良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血压,紧张、激动、焦虑、愤怒等都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常有高血压患者因为看一场足球赛,引起血压升高、脑出血而发生死亡的消息,就是心理因素与血压关系的典型事例。所以说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因为其发病与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四、吸烟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调查与研究结果证实,吸烟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这是烟草中所含的成瘾性物质尼古丁所引起的。每日吸30~40支香烟的长期吸烟者,可引起小动脉持续性收缩,天长日久,小动脉血管内膜渐渐增厚,形成动脉硬化。此外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的敏感性降低,高血压治疗不易取得满意的效果。
五、饮酒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研究证实,饮酒与血压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喝酒越多,时间越长,血压就越高。研究表明,每日饮45度以上的白酒30毫升,收缩压可增高4mmHg,舒张压可增高2mmHg。如果每日饮此类白酒60毫升,收缩压可增高6mmHg,舒张压增高2~4mmHg。
六、身体肥胖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型肥胖还会进一步增高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七、盐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当人体摄入过多的钠时,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回心血量、血输出量都会相应的增加,使血压增高;钠摄入量过多时,还可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小动脉壁对血液中的缩血管物反应性增加,引起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事物中的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
八、环境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环境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过强的环境刺激因素会使人的血压升高。如紧张、寒冷、饥饿、噪音等刺激因素,可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九、糖尿病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临床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而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现。同时,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更易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器官和血管损害,包括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降压比降糖更重要,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十、高血压对人体可引起哪些危害?
脑卒中和冠心病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以及血管的损害,引起并发症。
1、左心室肥厚:由于血压长时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心脏负荷加重,加上其他的体液因素,可导致早期发生代偿性心室肥厚。随着病情发展,心脏继续扩张,最后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2、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血压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导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3、脑血管意外:长期的血压升高使脑部的小动脉硬化严重,使之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形成微型动脉瘤。当血压骤然上升时,微型动脉瘤易破裂而产生脑出血。
4、肾脏损害: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引起肾脏小动脉痉挛、硬化、退变,导致肾脏缺血、缺氧,高血压晚期多伴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5、视网膜功能减退:血压长期升高使视网膜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可导致视网膜功能减退。
十一、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多少?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十二、血压降下来了,能停药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旦服用降压药就要坚持每天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也不应该在血压升高时就服药,当血压得到控制后就停药。用药不规律断续治疗,使血压波动对病人更不利。建议多用长效制剂,每天清晨服药一次,可以防止血压波动。
十三、高血压患者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1、高血压患者尤其应当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钠盐摄入。膳食限盐(﹤6克),收缩压可下降2~8mmHg。
2、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应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可以改善血压,应增加奶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4、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6mmHg和3mmHg。
5、适量运动。
6、戒烟限酒。
7、控制体重。肥胖者体重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
8、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