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

 首页 | 部门简介 | 服务指南 | 规章制度 | 健康体检 | 传染病专栏 | 活动专栏 | 宣传教育 | 卫生监督 | 下载专区 | 大讨论专区 | 政治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宣传教育>>正文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措施:CPR与AED
2019-09-04 10:26  

CPRAED

  

猝死发生具有突发、迅速、不可预测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救治的成功率,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如果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和公共场所目击者除颤(通常是借助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来实现),50%-70%以上患者可得以暂时生还,每提前除颤1分钟患者成活率就增加了7%-10%

一、CPRAED是什么?

心肺复苏(简称CPR,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不用任何设备保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和循环,维持患者脑、心和其他组织的供氧,维持生命。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故心肺复苏又发展成心肺脑复苏。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3个步骤。

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的有效配合,是猝死成功救治的关键,两者结合能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特别要指出的是,80%的心脏骤停是室颤,而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用AED除颤。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中的五环生存链,这个生存链中的第二环就是心肺复苏CPR,第三环就是通过AED等设备对心脏快速除颤。CPR简单易行,非专业人员经过数小时培训就能胜任。

五环生存链

二、心肺复苏术(CPR

(一)发现患者倒地,施救人员应首先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2/80ab4165095e4576af2804ca33c2a692.png

救人前勿忘做好自我防护!判断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患者意识,注意应做到轻拍重唤,不要过分摇晃人的头部和身体,同时耳贴近病人的口鼻部,检查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如无反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拜托周围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及去取AED

拨打急救电话时应告知意外发生的地点、现场可联系的电话、报案人姓名、

发生意外可能原因、患者情况(清醒程度、呼吸状况、脉搏情况、有无出血)

(三)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判断时间五秒以上10秒以下)   

位置: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喉结旁开1---2cm

(四)如无颈动脉搏动,立即实行胸外心脏按压:患者置于仰卧位,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摆放于平地或硬板床,头颈躯干无扭曲,双臂放于身体两侧,救护人跪于患者右侧,解开患者衣扣、拉链、腰带,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向下压    放松   

正确胸外心脏按压图示

胸外按压位置在双乳头连线与胸骨的相交处(胸骨中下段的位),以左手掌跟部定位于此,固定不要移动,将右手叠放在手背上,双手掌跟重叠,十指相扣,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以免按压时损伤肋骨)。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双肩、臂、肘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平稳的、有规律的进行,每次抬起时,掌跟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婴幼儿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幼儿一手手掌下压;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厘米。

注意:老人和女性的胸壁顺应性差,按压时不能通过及时变形化解按压力,故容易造成按压损伤,如肋骨骨折等。故对这类患者按压时必须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增加按压深度。

(四)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又叫压额拾颌法),用一只手压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颌托。清除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及义齿等。

(五)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患者的鼻孔捏紧,以防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深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密的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操作正确。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口对口人工呼吸

(六)评估: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 五个循环为一次有效的CPR,五个循环结束后需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口唇及皮肤黏膜颜色是否转红润、自主呼吸是否恢复、颈动脉是否出现搏动、瞳孔是否缩小等。如未恢复继续5个循环再判断(注意:不能为观察脉搏于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评估停顿时间不超过10秒)。

注意:

1、现场如果只有 1名急救者时要实施心脏按压 30 次,再做人工呼吸 2 次,如此反复。

2、现场如果有 2 名急救者,应 1 人实施 15 次心脏按压,另一人实施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

3、心脏按压 2 分钟后,按压者的体力已经难以维持高质量按压,故此时应换人操作。

(七)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三、AED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一)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左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可另有人在患者右侧实施CPRAED4步操作法:

1、: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下步。

2、贴: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在粘贴电极片前停止CPR。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皮肤。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

3、插: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4、电击除颤,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或大声宣布离开。当分析有需除颤的心律时,电容器往往会自动充电,并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电击时,患者会出现突然抽搐。第一次电击后,先不要重新开始CPRAED会手动或自动重新开始心律分析。若心律仍为室颤,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后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除颤。以3次除颤为1组的目的是尽快判别,并治疗致死性心律失常。完成13次的除颤后,仪器会自动停止1分钟,以便再进行CPR。因此,3次除颤后,应检查患者的循环并进行1分钟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二) 电击指征:重新出现室颤,3次除颤后,患者的循环仍未恢复,复苏者应立即实施1分钟的CPR,若心律仍为室颤,则再行13次的电除颤,然后再行1分钟的CPR,直至仪器出现无电击指征信息或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不要在一组3次除颤中检查循环情况,因为这会耽搁仪器的分析和电击,快速连续电击可部分减少胸部阻抗,提高除颤效果。
   
(三)无除颤指征   

1、无循环体征: AED仪提示无除颤指征信息,检查患者的循环体征,如循环仍未恢复,继续行CPR3无除颤指征信息提示成功除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行1-2分钟的CPR后,需再次行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时,停止CPR

2、循环体征恢复:如果循环体征恢复,检查患者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即给予人工通气,10-12/分;若有呼吸,将患者置于恢复体位,除颤器应仍连接在患者身体上,如再出现室颤,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再行电除颤。

关闭窗口

地址:临江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邮编:118001
            金山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            邮编:118003

 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