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

长期失眠、睡眠不足者会有记忆力下降、情绪焦虑或低落等问题,还可引起抵抗力下降,患各种感染的概率增高,还会导致患者日间困倦,遭遇事故的风险增加。而有些睡眠疾病,则预示着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即将发生。因此,重视睡眠健康、提升睡眠质量,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石。

保持睡眠的规律性: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安排,固定睡眠时间,并且在上学日和周末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制定一致的睡前程序,安排一些有益于放松的睡前活动,以助快速入睡,建议午休可小睡或闭目养神15-40分钟,原则上不超出1个小时。

适宜的睡眠环境:影响睡眠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主要包括卧室温度、声音、光线等;“微观环境”主要包括睡眠位置、床上用品、床面布置等,应全面予以调适。另青少年对光照较为敏感,应在黑暗的环境中入睡,必要时使用眼罩和耳塞。

入睡小技巧1.日间减少茶、咖啡等兴奋物质的摄入,就寝前避免烟酒。2.规律锻炼,但睡前避免剧烈活动。3.傍晚或者临睡前避免打盹。4.保持规律的就寝和起床时间,周末也尽量维持。5.避免在床上玩电子产品,包括玩手机等,睡前少做那些“烧脑”的事情,不要想很多操心的事或工作计划等。6.卧室环境应柔和,温度适中,无干扰性噪音,保持枕头,床单,被子等舒适。7.睡前可以尝试听听舒缓的音乐,泡脚,做瑜伽等让自己放松的习惯。8.多吃红枣、小米粥、瓜子、温牛奶、蜂蜜,这些食物都有助于我们的睡眠。
祝我们都能美美得睡个好觉~
校医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