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部门):
“五一”假期来临,为切实做好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师生出行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快乐度假,现通知如下:
一、切实强化旅途防护指导。各单位(部门)要教育引导师生员工遵守属地和出行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践行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等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多形式多渠道教育引导师生做好旅途防护,主动配合交通场站做好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乘坐交通工具时全程戴口罩。
二、切实保障留校学生假期生活需要。要强化校园服务供给,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场馆等对学生开放,后勤做好保障服务,加强食品安全,保证食堂饭菜质量和校内物价稳定,充分保障留校学生学习、生活需求。
三、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校园和谐稳定。根据目前疫情发展形势及防控常态化工作需要,节日期间校园仍然实行封闭式管理。留校学生出行继续实行备案制,辅导员要保持和学生的沟通联系,确保学生安全度假。国际教育学院要切实做好留学生的服务与管理。
1.到校值班和需要临时进校办公(事)的教职员工,进校前需要履行测量体温、扫校园码等相关防控程序方可入校。
2.严格控制在校园内举办大型聚会活动和各类培训及会议。确因需要,由举办活动组织单位报请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后,持审批手续及时到保卫处登记备案。举办活动组织单位同时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协助做好相关人员入校信息登记和体温查验等防控工作。
3. 施工维修人员需要持批准施工部门出具的“外来施工人员准入证明”,到保卫处登记备案后方可进出校园。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履行疫情防控程序,非必要不得入校。
4、假前,各单位(部门)做好各类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心理疏导,保证校园安全稳定。
四、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的通知》,加强“五一”假期期间校园活动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和环境同查、同防,多病共防。 保卫部门加强来访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全面细致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五、加强健康监测。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出行去向,做到留校人数离校行程轨迹等健康管理信息底数清、情况明。引导师生主动加强健康监测,如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向社区(村)和学校报告,并到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
六、认真做好值班值守与应急准备。各单位(部门)认真履行防控责任,加强“五一”假期值班值守,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正常运行。要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病例,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处置。
七、保持信息畅通。全体干部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如遇突发事件按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第一时间上报,不得瞒报、迟报、漏报。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