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XXYW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解放思想·金点子】解放思想谋发展,金点子里绽光芒(第一期)

来源:     发表于:2025-03-12    点击:

编者按:在全校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中,广大师生积极响应“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号召,围绕学校发展各方面建言献策,闪耀着智慧与担当的光芒。

为此,学校网站特别开设“解放思想·金点子”专栏,我们期望借助这一专栏,进一步凝聚师生共识,激发更多创新活力,使这些宝贵的智慧结晶能够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也希望广大师生能够持续予以关注,积极参与其中,齐心协力为学校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肩,奋勇向前,秉持创新实干的精神,精心书写高质量发展的 “辽东答卷”。


思政清泉润桃李 培根铸魂育新人

农学院 陆秀玉

一、“三融合”驱动课程思政

学校应打通线上和线下的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打造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建设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为未来的兽医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二、“四维度”保障思政目标

思政案例的开发需紧扣课程目标,为保证思政目标在文字上突出“专业味”、在内容上突出“课程味”,从“师、实、史、势”四个维度挖掘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三、“八环节”提升育人质量

在兽医药理学课程中,通过“预-测-导-听-论-评-结-拓”“八环节”覆盖教学全链条,实现课程目标与思政目标的深度融合。


弘扬教育家精神 涵养高尚师德师风

人文与教育学院 薛忠英

一、在师范类专业开设教育家精神选修课

为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引领新时代师范生的价值观,应在师范类专业开设8周16课时的选修课。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另可安排问题驱动的案例研讨和项目化学习,以塑造其精神世界为中心,培育其情感归属,促进职业认同,增强教育信念。

二、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除课程浸润外,还应开展活动锤炼,如开设专题党课,组织主题演讲、中国教育家故事大赛、教育家精神宣讲赛,教育家育人艺术情境剧表演,寻访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录制相关微视频,评选“辽东大先生”,树立学生身边的好老师榜样。

三、师范教育协同提质

我校八个师范类专业分散在南北校区三个学院办学,无法形成整体优势。为了彰显师范性,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应加强顶层设计,组建师范教育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协同提质,整合、共享优质资源,统筹实践教学的开展。

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推进数字赋能教师培养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驱动。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师范生学习、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应用,让AI赋能课堂教学,构建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一站式”数智平台启新章

医学院 张晰雯

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应建立能精准对接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需求的“一站式”数智平台,用以优化学生社区管理,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现“直道冲刺”。

二、以思政教育为内核

推动形成以抗美援朝精神育人特色为支撑、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打造“思政学习+专业认知”深度融合。

三、以顶层设计为引领

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总目标,推动“教、学、管”数字化转型升级。围绕“三全育人”理念,以系统化视角和数字化思维调整育人模式。

四、以服务优化为抓手

推进教务、学工、后勤等多部门入驻“一站式”数智平台,建设线上服务大厅。并健全评估和反馈机制,优化平台服务,提升师生使用体验。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经济学院 李文生

一、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水平,激发高校教师科技创新活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动力。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相关企业形成深度有效对接。

二、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培养机制

鼓励一线教师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充分激发其自身有效价值,做到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

三、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和保障机制

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形成较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保障体系,为科研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激发科研人员研发动力。


对接产业链 创新合作示范

化工与机械学院 何萍

一、课程建设聚焦区域重点产业

为响应辽宁省“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学校应结合丹东地区仪器仪表、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为服务丹东及周边区域智能制造培养人才,并围绕这些产业的智能化转型需求开发特色课程。

二、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鼓励教师承接企业横向课题,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并鼓励学生参与中,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形成“产学研用”闭环。同时,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为“产业教授”,开设技术讲座,做到资源共享与人才互通。

三、设立实训孵化平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我们应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吸引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将人才培养嵌入地方产业链,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群、教学链对接岗位链”的格局。

临江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邮编:118001

金山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邮编:1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