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发布文章《辽东学院举办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活动分享会》,原文如下:
近日,辽东学院“烽火传承 青春寻迹”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专项活动分享会开展后,学校14个学院积极响应相继举办寻访活动分享会,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8000余名师生通过沉浸式学习重温历史记忆,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活动期间,52名参与寻访的师生代表深情分享抗美援朝老战士们的英雄事迹。人文与教育学院以“赓续抗美援朝精神 勇担弘文励教使命”为主题,通过寻访学生代表宣讲、诗朗诵《礼赞长津湖》及教师领唱《英雄赞歌》等形式,共同致敬“最可爱的人”。
管理学院将寻访过程制作成专题片,在各团支部循环播放,当学生代表现场讲述老战士金兰荪战后留守朝鲜重建六年,回国后继续投身国家建设、奉献一生的事迹,不少听众热泪盈眶。
经济学院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展开分享研讨,唐小涵、潘景仪等4名同学结合于进洋、王万经等老战士的英雄事迹,与同学们探讨如何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
医学院籍佳帅同学分享的“炸不断的电话线”原型韩殿勉老战士事迹引发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些英雄故事不应只存在于课本里,我们要成为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农学院团委书记邸若溪结合带队寻访经历,分享了卢长志轻伤不下火线、李德生战地编创快板等5位老战士的感人故事,号召农科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中。
寻访团指导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温海波表示:“这些带着体温的故事让历史课本上的铅字真正站立起来,这正是最鲜活的思政课教材。”外国语学院张雪同学从专业视角分享感悟:“作为语言专业学生,未来我将用严谨的态度翻译史料,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纺织服装学院范崇柠同学深受触动:“我要积极加入寻访团队,将老战士的故事记录下来,讲给更多的人听。”
此次活动通过事迹宣讲、视频展播、互动研讨等形式,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辽东学院将持续深化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活动内涵,通过建立口述史档案集、举办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等举措,推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入脑入心。
据悉,截至目前,辽东学院13支示范寻访团、122支小分队,共计300余名师生,跨越辽宁、云南、河南、山西等9省31个地级市,实地寻访到132名抗美援朝老战士。辽宁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大连财经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校的54名同学,积极响应倡议,踊跃报名参加寻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