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她,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她,默默耕耘,不断钻研,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并将科研成果在辽东地区示范推广,耐心传授蓝莓栽培技术,为推动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她就是辽东学院教师——周文杰。

努力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周文杰在博士毕业后进入辽东学院农学院从事园艺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达到全员参与的课堂状态。在授课时,周文杰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的知识。在与学生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提升。她还利用讨论教学与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角色转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课堂气氛非常融洽。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二者往往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周文杰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努力实现科研工作的进步。果树学博士毕业以后,她进入辽东学院农学院从事小浆果栽培生理方向研究,经常参加国内专业相关会议和活动,为学生带来最新的专业知识,做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近几年,周文杰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4篇,以副主编身份出版专著2部。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周文杰关注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未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在孕期也未耽误学生1节课,并且同团队教师共同完成了辽宁省科技特派团项目,将实践技术送到种植者的田间地头。结合专业课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她注重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提升个人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周文杰同学生共同深入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结合生产实际和课题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认真、耐心、刻苦、勤奋的优秀品质传递给学生。

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自2016年以来,周文杰先后讲授《遗传学》《果树栽培学基础》和《园艺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学生累计达400人次以上。她的授课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并且由于她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在相处过程中亦师亦友,学生很愿意与她谈心,咨询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她也会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除了教育工作本身,周文杰还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联系本地果树种植者和种植公司,为其提供先进的栽培技术指导,为辽宁地区的小浆果产业作出巨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与大量的相关企业建立友好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多名学生在她的介绍下获得了心仪的工作岗位。
用知识服务产业的科技特派员
自2019年起,周文杰先后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科技特派及技术推广类项目13项。在科技特派项目执行期间,紧密结合我国北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立足解决当前最急迫的实用技术问题,为蓝莓种植者提供技术保障及支持。她将本人在蓝莓新品种试验筛选、土壤改良、基质栽培与水肥一体化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应用于辽宁丹东地区,以此带动蓝莓产业的发展。与科技特派团成员一起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建立蓝莓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2000亩及基质栽培技术示范点2处。
通过科技特派活动,与特派团成员一起将蓝莓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试验推广和示范,进而应用到蓝莓生产实践中,建立蓝莓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2000亩,蓝莓种苗繁育中心500亩,辐射栽培5万亩,累计总产值约为10亿元,新增就业人数达5000余人,提高了蓝莓种植企业和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周文杰于2019年获得了辽宁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的荣誉称号,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蓝莓品种与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获得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暨省总工会直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三等奖。

未来,周文杰老师还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她热爱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取得科研成果,服务地方产业,为其热爱的事业贡献力量。
个人简介:
周文杰,女,博士,辽东学院农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园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周文杰一直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她始终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让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收获,还要成为有高尚品质的人。在从教8年多的时间里,她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在教育与科研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将为人师表作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