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于10月15日15:00-17: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按照学校要求,学院组织在校全体学生共同观看了报告会直播。
本次报告会主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今年共邀请3位院士专家作报告,中船重工719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
92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报告的题目为《使命、责任与担当》。他结合自身开展核潜艇研制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攻克一个个顶尖技术难题,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通过核潜艇工作者“此生没有虚度”的人生评述和“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精神和使命、责任与担当。让师生懂得了美好生活要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开始。
施一公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他以自身的成长经历,生动阐述了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深刻内涵。他鼓励同学们,科学研究是让人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的美好事业,要坚持走下去,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体会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让师生明白了在学术中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要有独立人格,不可触碰学术道德底线。
怀进鹏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汇聚科技强国建设磅礴力量》,他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学家明德楷模的感人故事,阐释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全球视野研判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诠释了精神文化建设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历史眼光关照中国现实,反思了科学精神缺失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并结合自身治学与管理的体会,以四个关键词——视野、自律、想象力和梦想,勉励大家志存高远、求真唯实、大胆创新、筑梦圆梦。
报告会结束后,参与收看直播的老师和学生均感觉受益匪浅。学院辅导员于勇老师又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做了更细致的讲解和分析,他表示:对于我院美好的就业前景,同学们要动起来、忙起来,新时代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只要踏实肯干,就能获得美好的生活。他总结道: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召开的此次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对于许多刚刚参加参加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非常有必要。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应坚持的基本底线。身为当代大学生要努力领会会议内容,对会议精神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稿人:赵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