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科研处组织农学院部分新入职博士开展学术座谈活动。活动学术氛围浓烈,新入职博士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研究领域及科研规划。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情况,并听取了新入职博士们的需求和困难,鼓励新入职博士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与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经费预算与支出、成果产出等方面,科研处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相关政策和注意事项,讲解了项目申报经验和技巧。新入职博士们纷纷表示,通过学术座谈活动,对学校的科研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坚定了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未来,科研处将继续组织开展各类学术座谈活动,为新入职博士和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发展。


12月18日上午,艺术学院举办博士沙龙活动,科研骨干、全体新进博士教师等参加了活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负责人李钢教授作专题讲座。讲座介绍了学校积极聚焦地方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利用“边境”优势与特色,开展鸭绿江研究院项目建设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在鸭绿江流域历史、文化、民族、生态保护及辽东长城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随后,他根据申报国家级项目的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项目申报的要点和难点,为新进博士教师提供了指导方向和建议。博士们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分享科研心得、交流实践经验,同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碰撞和思想交流。此次沙龙活动,增进了新进博士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知识边界的融合与学术视野的拓宽,为博士们提供了互相了解、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平台,也是学校有组织科研的生动写照,为推动学校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打下良好基础。

12月18日下午,旅游与文化学院举办了博士硕士科研沙龙活动。辽东学院鸭绿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李钢教授、刘同顺副教授和旅游与文化学院全体新入职博士、硕士教师一同参加了活动。李钢就鸭绿江流域历史、文化、民族、生态保护及高句丽历史文化研究、辽东长城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阐述了辽东学院鸭绿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的研究重点,同时分享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经验。新入职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在博士、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李钢和刘同顺对每位教师未来科研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此次沙龙活动拓宽了学院新入职教师的学术视野,为学校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人:王博翔、李钢、黄星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