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大学教育竞争力排行榜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3-31 点击数:
2022年,党的二十大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2023年是二十大后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中坚之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仍然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力量为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表1是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其中北京、江苏和湖北稳居前三名;山东由去年第6名跃升至第4名,其他各个地区排名波动相对较小。在新一轮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北京的双一流大学数占比最多,有34所;其次是江苏和上海,分别是16所和14所。从双一流院校数占地区参评院校数比例来看,北京是51.5%,其次是上海,为35.9%。其他地区占比都较低。一流大学院校数数量超过10所的地区仅有北京、江苏和上海三地。
表2 是中国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前300强,还列出了各个学校的地区序和类型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稳居前三,哈尔滨工业大学从第10名跃进前5强。全国排名前10的院校中,北京、上海和湖北地区各占两所,其次是浙江、陕西、广东和黑龙江各占1所。排名前100的院校中,理工类占了50所,综合类占了32所,师范类占了11所,其他类型院校合占7所。各个类型排名第一院校的总排名分别是:北京大学(综合类)总排名第1名、清华大学(理工类)总排名第2名、中国人民大学(文法类)总排名第21名、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类)总排名第30名、中国农业大学(农林类)总排名第41名、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类)总排名第85名、首都医科大学(医药类)总排名第108名、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类)总排名第110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类)总排名第161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类)总排名第248名。
在前300强的名单中,各个地区挺进院校数量差异较大:北京仍以绝对优势占据首位,共有37所;其次是江苏,占25所;上海和山东各占19所;浙江占15所,其他地区表现欠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