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教育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服务地方 > 正文

人文与教育学院为地方服务项目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1-30 点击数:

窗体顶端

人文与教育学院赴宽甸县古楼子学校举办经典润乡土活动

人文与教育学院     2023-09-28

9月27日下午,人文与教育学院与教务处联合举办的“经典润乡土”活动在辽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九年一贯制学校举行。副校长苏成利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红杜鹃”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乡村校园行,包括讲解一堂诗词示范微课,指导阅读一本文学经典名著,举办一场汉字听写大赛,表演一场经典诗文朗诵会,编写一本诗词诵读校本教材五个部分。活动中,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的老师和师范生们走进古楼子学校课堂,为各年级中小学生赠送诗词讲解示范微课视频、经典文学名著和古诗诵读校本教材并对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人文教育学院师生帮助鼓楼子学校组织开展了中学组汉字听写和小学组书写竞赛。活动中,人文与教育学院还为古楼子学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开展经典浸润乡土特色帮扶活动,旨在促进中华经典文化传播,丰富乡村语言文化生活,引导乡村群众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语言文化素养,助力打造语言文化特色县,服务乡村振兴,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模式。

 

辽东学院始终重视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将进一步发挥辽宁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结合自身的人才资源和地域特点,持续扎实推进各项语言文字工作,为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宽甸县教育局领导、人文与教育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撰稿人:杨军秀)

 

 

 

 

 

 

 

 

 

 

 

 

“经典润乡土”毛岸英学校纪行

人文与教育学院     2023-11-16

1115日,“经典润乡土”美育进校园——辽东学院“红杜鹃”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乡村校园行活动第二站在毛岸英学校举办。

本次活动内容涵盖讲解一堂诗词示范微课、指导阅读一本文学经典、编写一本古诗诵读校本教材、举办一场书法比赛等活动,结合毛岸英学校优秀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对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铸牢了小学生发扬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意识。  

现场的小学生们反响热烈,配合积极,活动开展成效斐然。毛岸英学校领导进一步表示,本次活动意义非凡,期望今后加强两校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撰稿人李晶)

 

 

 

 

 

 

 

 

 

2023年度辽宁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总结

一、学校高度重视、规划清晰、保障有力

(一)组织保障

我校高度重视浸润行动计划,成立了由主管教学工作和主管学生工作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创新创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组。

    (二)制度和资金保障

我校根据浸润行动计划要求,制定了包括课程教学方案、实践活动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和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在内的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为参加浸润行动计划的师生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并签订安全协议。学校设有专项资金,保障浸润行动计划各项活动开展。

(三)统一部署、协调推进

我校立足地域优势,将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与我校长期开展的旨在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红杜鹃”计划,“银杏节”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和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经典润乡土1+1帮扶计划”协调推进,扩大体育美育浸润计划的影响力并提升活动效果。

二、学院充分调研、了解需求、落实到位

(一)依托基地建设,开展调研、了解需求

浸润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已有21名教师和35人次学生参加活动。以毛岸英学校为例,人文与教育学院与毛岸英学校合作,先后建立了“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双基地”的建设既促进了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实践经验的增长,提高了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商共建、共享共用。

二)打造志愿团队,探索稳定服务模式

人文与教育学院组织师生成立了浸润行动计划学英双兴团队”。团队成员在对口帮扶学校各项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先后讲授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书法等10余门课程。

1.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校本教材。

结合对口帮扶学校的地域红色文化特点,整合红色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符合乡村基础教育实际情况的特色课程,将红色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团队成员与毛岸英学校已共同合作设计开发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剪纸等课程10本红色校本教材,合计10余万字。“学英双兴团队”成员既锻炼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提升了教育资源开发能力。红色校本教材既丰富了乡村小学生们的课程内容,又培养了小学生们爱党爱国的品质。

2.开发具有国防教育军事特色的小学体育课程。

2023年9月开始,浸润行动计划“学英双兴团队”实习教师积极探索体育新课程,打造特色国防军事体育课程。毛岸英学校国防教育副校长石文斤与人文教育学院实习学生韦大江同学共同探讨国防军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通过2位教师的共同努力,结合毛岸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探索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国防教育军事特色的小学体育课程。在国防军事体育课堂上,小学生们学习投掷手榴弹、匍匐前进、军体拳训练、持枪等动作,培养了学生体能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了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多种体能学练与运用的整合”的要求。结合毛岸英学校学生住宿的实际情况,国防军事体育课程还设有打背包、内务整理等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个人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得到锻炼和提升。特色军事体育课程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和自理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实现了自己的小小军人梦。

3.探索红色思政教育融入音乐课程。

浸润行动计划实施至今,“学英双兴团队”踏上了探索红色思政教育融入音乐新课程的道路。19级实习学生刘思缘负责音乐课,在毛岸英学校领导教师的帮助下,历经1年时间,完成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在课堂上,她教授学生们红色歌曲,给学生讲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学生深受感染。2023年,20级厍婷婷担任音乐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优化校本课程。23年10月,在辽东学院“红杜鹃”计划筑梦辽东活动中,由实习学生厍婷婷指导的毛岸英学校合唱团演唱红色歌曲——《不忘初心》《岸英精神激励我成长》深受好评。

4.融合非遗剪纸艺术,持续推进美术课程改革。

2023年9月,毛岸英学校的美术课程由浸润行动计划“学英双兴团队”成员郭严鸿同学担任。在前期团队成员已完成3本美术教材的基础上,郭严鸿同学总结经验,探索课程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修订校本美术教材。该校本美术教材已得到宽甸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的积极评价,同时得到宽甸县其他小学的认可,多次派教师与团队成员交流学习。团队成员还将非遗剪纸艺术融入到毛岸英学校的美术课堂当中,邀请丹东剪纸协会非遗文化传承人孙希武教授来到毛岸英学校与学生共同打造红色非遗剪纸课堂。经过一年努力,“学英双兴团队”成员与孙希武教授共同开发建设红色剪纸校本教材,现已完成初步,正在试用阶段。在红色剪纸课堂中,小学生们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创造了一幅又一幅作品,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随着非遗剪纸艺术的不断融入,红色剪纸文化充满了整个毛岸英学校的校园。

5.落实语言文字工作,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浸润行动计划实施期间“学英双兴团队”策划并组织了“庆祝二十大,诵读畅未来”“‘大手拉小手’经典诵读大赛”“推广普通话,童声诵经典”“亲子共沐书香,强国复兴有我”等活动。岸英学子们在活动中积极表现,争当小主持人,诵经典诗文、学革命精神。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先后到宽甸县古楼子学校和毛岸学校开展了“经典润乡土美育进校园——“红杜鹃”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乡村校园行”活动,形成了“五个一”特色模式。即:讲解一堂诗词示范微课、指导阅读一本文学经典名著、编写一本诗词诵读校本教材、举办一场汉字听写大赛(或书法大赛)、表演一场经典诗文朗诵会。通过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乡村中小学师生中华经典诵写讲相关培训,提升了乡村中小学师生中华经典诵写讲水平。促进乡村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系列活动,加强经典诗文教育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推进乡村书香校园建设。

三、多部门联动,全方位协同

2023年5月,我校党委副书记吕志霞带队赴毛岸英学校就进一步推进“红杜鹃”计划作深入研讨交流;2023年7月,校团委书记冯智慧带领辽东学院启梦支教团一行11人毛岸英学校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10月,毛岸英学校149名师生走进我校开启“红杜鹃”计划筑梦辽东之旅,切身感受高校的文化底蕴,体验大学校园生活;人文与教育学院先后派出20余名教师到对口帮扶学校就师范生教育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座谈、访谈。

四、加强宣传力度,推广活动成果

我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各项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丹东日报10月8日《走进》专版、丹东电视台《丹东新闻》节目、《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辽东学院:“红杜鹃”计划助力乡村基础教育》等等,都对我校与对口帮扶学校开展的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我校将认真总结本项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和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活动质量,利用智慧教学资源和线上教学平台探索远程帮扶模式,拓宽帮扶范围、提升帮扶效果。在下一阶段的浸润行动计划中,拟建名师工作室,增设培训进修环节,加大集体教研力度,为不断提高区域内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做出新贡献。

 

学院地址: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 

邮编:118003

学院电话:0415—3789557


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