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教育学院欢迎您!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2023-2024学年度春季学期讲座申请汇总表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2-21 点击数:

    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学术讲座(报告)□教学及创新创业讲座(报告)

    序号

    讲座题目

    主讲人

    召开时间

    讲座地点

    听众对象

    主讲人简介

    讲座内容简介

    1

    小小说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孙新运

    2024.5.15

    3#阶梯教室

    中文系学生和小学教育21级学生

    孙新运,副教授,文学硕士,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文学评论,主要是小小说评论。

    小小说是平民文学,是大多数人参与阅读,大多数人参与创作,大多数人受到启发的文体,参与阅读,尝试创作,深刻领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小说篇幅短小,适合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小公开发表的小小说充满正能量,是适合大学生业余阅读的文体。

    2

    楹联创作论

    郎晓梅

    2024.3.23

    腾讯会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主体,延展至全院全校有相关兴趣爱好者,包括学生和教师。

    郎晓梅,讲师,研究方向语言修辞,主讲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楹联创作、旧体诗创作等专业课程。现任校内及社会兼职有吴士文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女子诗词研究部部长、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等。著有《茗风旧体诗稿》。

    主要内容是当代楹联创作相关问题研究与思考,旨在为拟于春季学期开展的面向全校师生的楹联征集赛事做理论和技术准备。

    3

    日常事务文书写作技巧

    赵军

    2024.3.29

    腾讯会议

    理学院21级、22级学生

    赵军,讲师,文学硕士,主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课程。《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副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大学语文》,参与省市级教科研项目多项。

    主要从学生的日常学生工作及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几种日常事务文书入手,对这些文书的写作技巧及应用实践进行讲授,提升学生运用实用文书解决日常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应用写作能力。

    4

    汪曾祺散文的幽默艺术

    王红军

    2024.4.17

    腾讯会议

    北校区本科生120人

    王红军,讲师 ,文学硕士。主讲课程《基础写作》、《教师语言》、《儿童文学》,研究方向为写作学。

    汪曾祺是跨越现当代的文学大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散文创作独领风骚,且有“幽默”特质。讲座分四部分:

    一、汪曾祺生平及艺术创作简介;二、汪曾祺散文幽默艺术的内涵;三、汪曾祺散文幽默艺术的文本体现;四汪曾祺散文幽默艺术的渊源。

    5

    辽东地区满族文化研究

    代娜新

    2024.5

    线上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代娜新,女,蒙古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学研究,2016-2018丹东市文学社科带头人,中央民族大学满族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丹东市政协委员。发表论文30多篇,专著编著4部,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0多项,2018-2019任朝鲜平壤外国语大学公派汉语教师。

    1辽东地区满族渔猎文化

    2.辽东地区满族传统服饰

    3.辽东地区满族文化之音乐舞蹈文学体育

    4.辽东地区满族习俗和节日庆典

    6

    杨家将中四郎探母故事的流传研究

    曾丽君

    2024.4

    线下

    人文与教育学院学生

    曾丽君,女,汉族,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文论。

    1、从正史《宋史·杨业传》开始的故事素材。

    2、从文本到书场、到舞台的载体演变与人物塑造的变化。

    3、四郎探母的故事所承再的家国天下与亲情传统。

    7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与改革实践研究

    薛忠英

    2024.3.20

    金山校区3#601

    人文与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3级本科生

    教育学教授,辽宁省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丹东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学科带头人,出版专著4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7篇,论文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

    (一)基于课程改革三大理论基础

    (二)基于学习者的教学设计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革命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

    (一)微课和慕课资源开发

    (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三)跨校修读资源的利用

    (四)小组合作试教体验活动的实践

    8

    《送元二使安西》 的经典建构和经典接受

    赵文彬

    2024.6.7

    北校区3号楼阶梯教室601

    师范学院2022-2023级本科生

    赵文彬,男,文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教师教育、语文教育教学及研究,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儿童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主持或参与省、市、校各类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多篇论文,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多项。担任多届学生班导师,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班导师等荣誉称号。

    一、王维的生平

    二、王维的代表作品

    三、《送元二使安西》诗歌赏析

    四、《送元二使安西》作品的接受史

    9

    小学学科思维导图研究

    刘婷婷

    2024.4.10

    3#阶梯602

    师范类专业学生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毕业于韩国釜山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致力于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多次参加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会议,发表会议论文3篇,期刊论文2篇。主持市级科研项目3项,思维导图相关讲座4场,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双创竞赛多项,成绩优异。

    1.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概念与绘制技巧。

    2.思维导图与小学教学:教学目标思维导图,教学内容思维导图。

    3.小学学科思维导图研究:导入环节思维导图研究,教学过程思维导图研究。

    10

    基于人生论美学视角的音乐与文化审美教育

    于晓燕

    2024.3.30

    18:00-19:00

    腾讯会议

    人文与教育学院学生

    主讲人于晓燕辽东学院副教授,现任人文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音乐硕士后,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2次,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1部,专利5项,主持省级课题及校级课题5项。

    一、人生论美学与审美

    1.提高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2.培育高尚情操,纯洁净心灵

    二、音乐审美的人文作用

    1.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走向

    1.培养大学生音乐素养

    2.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3.弘扬社会文化

    11

    歌唱作用的浅析

    张莹

    2024年4月

    北校钢琴室

    辽东学院师生

    辽东学院声乐副教授,在声乐教学和音乐理论教学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并著有二十余万字的音乐专著。

    唱歌,它本身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而听音乐是只具备了正常听力的人都可以进行的。听的越多,欣赏能力就越高;欣赏能力越高,就越能够体会音乐的优美精妙,就越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

    12

    《小学生各年级合唱训练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盛文峰

    2024.4.17

    北校区3号楼10楼音乐教室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盛文峰,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硕士研究生学历,辽东学院声乐教师、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丹东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丹东市声乐学会会长、辽宁省儿童音乐学会副秘书长。

    一、简介小学合唱训练的普遍规律及特点 二、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合唱训练的重点内容及训练方法 1.一、二年级学生 (1)训练方向及重点 (2)训练方法 2.三、四年级学生 (1)训练方向及重点 (2)训练方法 3.五、六年级学生 (1)训练方向及重点 (2)训练方法 三、总结

    13

    让古诗词在歌声中回荡

    何纪红

    2024.3.20

    音乐教室

    学生

    人文与教育学院教师 副教授

    用歌唱的形式传承古诗词,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分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地址: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 

    邮编:118003

    学院电话:0415—3789557


    辽东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