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xueyuanlogo2.png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25-04-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2年12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




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




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是应对复杂矛盾、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四风”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做得好的,要不骄不躁,继续做下去。做得不到位的,要不怕阵痛,痛改前非,而且不要再复发。


——2014年8月27日,习近平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的讲话




我们党历来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我们一定要引为借鉴,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


——2015年1月13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不能有权力上、地位上的优越感。无论公事私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都要加强自我约束,鼓励和欢迎下级和身边工作人员监督,不折不扣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我们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步步深入。




——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激浊扬清,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坚定不移做好工作。


——2017年1月6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作风建设必须以上率下,用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抓好全党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中央委员会作风建设。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坚决防止回潮复燃。


——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加强党内监督,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组织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完善体制机制,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


——2018年7月3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


——2019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


——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党中央抓八项规定这么长时间,仍有人当耳旁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积习难改,已成为阻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严重问题。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力戒虚功、务求实效。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突出要求,不以专家讲座、理论辅导代替自学和研讨,就近开展红色教育,不对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提出硬性要求,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严格控制简报数量,不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发简报、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要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2021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我反复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是有很深考虑的。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长期以来,我们党有一个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没有二话、毫无怨言。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发扬这种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正是因为具备这种独有的政治品格,我们党才能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


——2022年1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起步的。为什么党中央要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因为“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是腐败滋长的温床。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对领导干部来讲,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中央委员会的同志在清正廉洁方面是“风向标”,必须做到洁身自爱、公道正派、坚守底线,为全党作表率。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讲话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廉洁奉公树立新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2023年4月3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需要持续用力、协同发力、坚决纠治,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抓、带头改。


——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


——2024年1月8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做好巡视工作。


——2024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2025年1月6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




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的讲话


打印责任编辑:艺术范老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