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各学院、各部门积极行动,为深入推进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教学和科研开展了交流研讨。
化工与机械学院教师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秋莲老师围绕“抗美援朝精神深度融入工科专业课程”展开深入探讨。王秋莲和化工与机械学院教师就“聚焦案例教学,构建思政育人闭环”“创新考核机制,强化思政实效”“跨院协同育人,打造特色品牌”三个主题进行讨论。探索将抗美援朝精神,结合工匠精神、团队协作、创新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旅游与文化学院召开“抗美援朝精神”课程思政专项教研项目指导教师对接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任天飞受邀参加座谈会并作指导。学院相关领导、课题组成员及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任天飞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具体指导,引导各位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抗美援朝精神元素,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他鼓励青年教师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水”,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大学外语教研部组织开展了一场旨在探讨如何将抗美援朝精神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交流研讨会。研讨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温海波做主题发言,大学外语教研部主任、副主任、教研室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与研讨交流。研讨会上,温海波认为教师应深入挖掘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精巧地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与会教师就抗美援朝精神解读、课程思政融入点、课堂教学设计等多方面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会后,温海波对此次申报校级抗美援朝精神课程思政项目和案例的申请人作了点对点指导。
(撰稿人:王颖、邵秀军、王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