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基本情况与成果
理学院人文地理学科的发展有着近四十年的历史,源于丹东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时期的地理教育专业。2009年获批辽东学院重点学科,是辽东学院仅有的两个重点学科之一。多年来学科紧扣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依托“鸭绿江流域、东北亚边境城市、东北东部经济带”等地缘优势,重点针对鸭绿江中下游及河口地区沉积与环境演变、东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沿边口岸开发与利用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学科现有辽宁省水环境放射性预警监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辽东学院资环规划设计研究所、环境应用技术研究所等三个科研平台和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自200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科团队教师独立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1项,项目经费1200余万元。承担市校级及横向课题40余项,项目经费1100余万元。在诸如EST、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海洋科学、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
二、学科主要历程:
2009年,学校首批(也是唯一一次)遴选的两个重点学科之一。
2012年,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人文地理和学科地理硕士研究生。
2013年,辽东学院首批科研创新团队——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研创新团队。
2014年,筹建辽宁省水环境放射性预警监测省重点实验室,2018年通过验收。
2021年,与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联合申请获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