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文化学院成立于2023年7月,学院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304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管理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4人。
学院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门,现为辽东学院专业硕士筹建点。学院获批辽宁省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文旅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商专业建设、共议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的契合度。专业教师编写的旅游管理系列教材获批“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设有旅游管理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建立了“诗意栖居旅游创客中心”。建有数字旅游实训室、旅游创意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酒吧(茶艺)实训室、3D模拟实训室、波音737-800型客舱训练模拟器、飞机模型展示厅、形体训练室、化妆室等现代化实训室,能够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院与国内多家拥有国际品牌的旅游企业集团、高星级酒店、航空公司等签署实习和就业协议,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的需要。
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丰硕。学院依托边境研究所、鸭绿江流域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突出特色领域,开展了有组织的科研。在鸭绿江流域历史文化与民族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了科学研究,形成了历史文化与旅游、边境文化与旅游、民族文化与旅游、乡村旅游等研究方向,形成了一系列国内有影响力的论文、专著、科研项目等科研成果。
学院秉承“明德笃学,践履惟新”的校训精神,以旅游类学科建设为重点,强调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强化文化传承,利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契机,突出边境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旅游业、酒店业和航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高素质管理人才。